家教王老师的文章专栏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"有多重"(教案)
发表于:2011-03-29阅读:157次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“有多重”课 时 教 案
教学过程: 一. 创设情境,感知轻重 1. 游戏导入。 教师请3个学生到台前做“背一背”的游戏,背的同学将感受讲给大家听,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。 2. 实践体验。 请学生掂一掂自己的数学书和铅笔,你觉得哪个比较重? 小结:这就是说,物体是有轻重的。那么,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?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。(板书课题:有多重。) 二.实践体验,建立概念 1.认识秤。 先让学生说一说说要知道物体有多重,可以怎么办。再让学生说一说见过那些秤,教师再出示各种秤的实物,最后介绍本节课要介绍的台秤和天平。 2.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。 (1)称一称。 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,知道两袋盐正好是1千克。(板书: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) (2)掂一掂。 让学生掂一掂两袋盐的的质量,感受 (3)估一估。 拿一塑料袋装的苹果,先掂一掂,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,再称一称,并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。 (4)找一找。 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,并称一称、掂一掂。 (5)猜一猜。 教师出示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,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,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,引导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,并感受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。 (6)提一提。 让学生提一提2千克一袋的米,感受2千克的质量。 (7)说一说。 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质量。 (8)小结。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的物体有哪些。 3、建立克的质量概念。 参照千克的教学过程,先让学生感受建立比千克小的质量单位的必要系性,再让学生通过称一称、掂一掂、找一找、说一说等实践活动,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。同时,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勤俭节约、关爱他人的思想品德教育。 4、千克与克的关系。 (1)让学生通过在台秤和天平上称两袋盐的不同结果,得出1千克=1000克。(板书:1千克=1000克.) (2)告诉学生为了书写方便,用”kg”表示千克,用“g”表示克, 并说一说在哪儿见过这种符号.(板书:1kg=1000g) 三、巩固练习,实践活动 1
|